[小狐熊週記] 20250707 禀賦效應與背包問題:如何學以致用改善生活
我們家最近正在經歷一波掙扎, 因為我們正在準備搬家。 搬家最累的,不是體力勞動,而是心智勞動。 我們必須不停思考什麼東西要留、什麼東西要丟。 而且大部份的東西都沒有非黑即白的簡單答案, 他更像是一個機率波函數。 我們必須考慮各種效益、持有成本、重置成本, 試圖預測未來並做出判斷:這東西到底值不值得留? 每整理一樣物品都要再思考一次, 如此下來光是整理家裡一個小角落,都足以累得攤在床上。 比整理自己東西更累的, 就是引導小狐熊去整理他們的東西。 就像想買的東西太多,但是預算有限, 小狐熊想留的東西也太多,但是我們空間有限。 就我看來, 他們有一堆小廢物小垃圾其實都可以丟了。 但他們都捨不得丟。 這就是常見的禀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 我多年來學習心理學所為何事? 當然不是用來掉書包的, 而是就是要用在這種場合啊! 我拿出了一個箱子跟小熊說: 「我會幫你們整理你們的雜物, 並把所有我覺得該丟的東西丟進這個垃圾箱。 如果你在垃圾箱裡看到你想要撿回來的東西,就可以撿回來放到另一個保留箱收好。 我會在你和小狐撿完之後,再把這些垃圾拿去丟掉。」 我不僅跟小熊解釋了這個整理規則, 也試圖說明它背後的心理機制。 「這就像很多人的股票捨不得賣掉,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手上的東西特別好。 其實一個股票值不值得持有,應該看他的淨現值(NPV)是正的還是負的。 計算淨現值的方式有很多, 但不管怎麼算,自己目前持有與否,都不應該影響這個數字。 所以如果某張股票你覺得不值得買,但在你手上時卻又捨不得賣, 你就知道其中一定有某種不理性的心理因素在作崇了。」 心理學很不錯吧! 我喜歡心理學,因為這是實用的科學。 用來減低痛苦、提升幸福,都有幫助! 正在我在大談金融市場的時候, 小狐剛好洗完澡從浴室出來了, 他一臉深怕自己錯過什麼有趣話題的樣子,連忙問我剛剛在講什麼。 我看他全身光溜溜,趕緊叮嚀他先去穿好衣服, 穿好衣服我好好再向他解釋。 於是換小熊去洗澡的時候, 我開始跟小狐解釋股票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 「簡而言之,你可以把股票當作是一個可以買賣的東西。 買這個東西也不能幹麻,就像一張紙一樣。 以前你買股票可能真的會拿到一張紙, 但現在買股票你連紙都不會拿到。」 「大部份人買股票就是為了賺錢, 怎麼賺錢呢?很簡單,就是買低賣高。就這麼簡單而已。 你今天買的時候花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