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熊週記] 20250908 0到6歲適用,如何養出愛看書的小孩
開學一週了,
小狐的老師跟我們說「小狐很愛看書耶!」
狐熊媽媽遂特別提醒老師說:「要提醒他不要一直看書忘記做該做的事。」
而且剛好小狐上禮拜一直看書履勸不聽,
才被提醒要把書收起來,但沒多久他又拿出來。
如此惡行,就被狐熊媽媽重重勸誡了一番。
小狐變得這麼愛看書,我肯定是做對了些什麼(或是做錯了些什麼)
如果你也想養出一個愛看書的孩子(或是想避免養出一個沉迷看書的孩子)
不妨參考一下我的做法。
1. 每天親子共讀
在小狐熊還不會走路、不會講話、看不懂文字甚至圖畫的時候,
我們家就開始親子共讀了。
通常是在睡前時間,把小狐熊抱在懷裡,一起看書。
後來小狐熊大了,懷裡擠不下了,就改成一左一右,我們三個一起看書。
一開始由我選書、後來小狐熊長大會表達了,就讓小狐熊自己挑書。
每天親子共讀,是一個非常好觀察孩子成長的機會。
你會發現他們每天識記能力都在蛻變、邏輯力與語文表達力都會飛速成長。
而且他們會很習慣從書中得到樂趣。
2. 把書隨意放在唾手可得的地方
我們家很亂,其中一半的亂源就是書。
但是這個亂有一部份是我刻意為之的。(真的不是找藉口😆)
我嘗試營造一個情境是:
「覺得好無聊哦,咦,這裡剛好有一本書,拿起來看看好了!」
整整齊齊收在書架上的書,通常是很難被主動拿出來的。
一定要到處亂放才行。
3. 借一大堆書
我們家為了節省金錢和空間,所以甚少買書。
我們的書都是從圖書館借回來的。
前幾年大多是我去圖書館選書回來,
近一年左右,也會帶小狐熊去圖書館自己挑書。
我借書不是無腦亂借的,會在圖書館站著翻閱一下,確認符合我的標準才會借。
我挑書的標準有「2要2不」:
要我自己也愛看的書。
要盡量分散在不同的領域與風格,廣泛涉獵嚐鮮。
不借劣質的書
不借說教的書
但有時候我會不小心看走了眼、誤借壞書,
我就會把它先收起來,不讓小狐熊有機會翻看。
為了給小狐熊看,我借的大多是童書。
但也借過很多非童書,
因為我想試試看非童書放在餐桌上,會不會有人好奇去翻看。
反正好書都可以盡量借,不必非得是童書。
不用預設孩子看不懂,
說不定他們還真看懂了也未可知。
也不用擔心在借期內看不完就少借。
反正書又不像食物、不吃會浪費,
盡管借、大量借,沒看完甚至沒看也沒關係。
你借 10 本,孩子可能就看個 6 本;
你借 20 本,孩子可能就看 10 本了!
4. 示範如何從書中得到樂趣
除了讓孩子隨處都可以撿到書之外,
我也讓他們看看我們大人是怎麼隨處撿起書來就開始閱讀的。
親自示範無時無處不閱讀。
而且不只是示範閱讀而已,還要示範讀得津津有味。
而且不忘跟孩子分享書裡的有趣內容 ,讓他們感受到我的津津有味。
5. 常常引用手邊書上的內容
因為我借書都會先審閱一遍,
借回來有空的話也會自己看一遍。
所以常常在生活中遇到某個知識或情節的時候,
我就可以立刻聯想,並且隨手翻開說「是的沒有錯,就跟這本書這裡講的一樣!」
這樣書中的知識就跟生活進行了大量的連結,
樂趣倍增。
5. 從來不要求孩子去看書,反而應該禁止孩子看書
看書是一種享受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責任或一種功課。
而且只有夠格的人才能進行這種娛樂享受。
所以我甚少在口頭上鼓勵孩子看書。
我比較常說的是「在沒做完該做的事之前,不准看書!」
「像你這樣子的表現,是沒資格看書的!」
我也會指著某些書說,
「這個很好看!但你還不能看,要等你長大一點才可以!」
營造看書的優越性與稀缺性,
自然就更容易追尋且珍惜。
6. 傾聽孩子的分享
當孩子從書上讀到了什麼有趣的東西而來跟我分享的時候,
即便是我早已知道的老掉牙內容,
我也仍然會發自真心地說「雖然這個我本來就知道了,但還是謝謝你跟我分享!」
不過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閱讀啟蒙期。
現在孩子六歲了,他們跟我分享時,
我更常說的是「這個我都不知道耶,謝謝你跟我分享!」
當他發現自己隨便看看書,
就有機會讓老他幾十幾歲的人也能獲取新知,
自然會發現看書的妙用。
最後要說的是,
愛看書固然可能是件好事,但凡事都有代價。
你多花一些時間看書,就少了一些戶外活動。
你多花一些時間看書,就少了一些人際互動。
如果孩子喜歡看書就讓他看,
如果孩子剛好不喜歡看書,那恭喜,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探索其它世界!
留言
張貼留言